BMS Holdings (宝马控股) - 这家 ‘One-Stop’ 瓷砖巨头,有成长潜质吗?
- Nigel Chong
- 2 days ago
- 8 min read

今天我们要深度剖析的,就是准备在 ACE Market 上市的 BMS Holdings Berhad (BMS)。
BMS 这家公司,大家可能对它的品牌“JUBIN BMS”比较熟悉,毕竟他们已经在市场上耕耘了很久。我的分析会聚焦在中长期潜力,带大家看看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有“铺平财富之路”的本事!
(注:BMS Holdings Berhad 的上市日期预计在 2025年12月8日,IPO 价格定在 RM0.22,市值估算为 RM338.8 million。)
1. 公司生意模式:BMS 到底卖什么,怎样赚钱?
简单来说,BMS Holdings 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,旗下子公司主要从事 地砖 (Tiles) 和石材表面 (Stone surfaces),以及 卫浴和厨房设备 (Bathware and Kitchenware) 的分销业务。
你可以把 BMS 想象成一站式的家装材料零售商,专门负责家里的“面子工程”和“水龙头工程”。
赚钱模式 (Revenue Segmentation FY25):
零售 (Retail) (59.79%): 这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。通过全国 20 间 JUBIN BMS 展厅(showroom)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 (End-users) 和专业人士(如设计师、装修工)。零售的毛利率 (GP Margin) 相对最高,FY25 达到 42.12%。
项目 (Project) (23.92%): 卖给发展商或建筑商,用于大型建筑项目。
批发 (Wholesale) (16.29%): 卖给其他地砖或建材零售商。
他们的核心产品是地砖和石材表面,在 FY25 贡献了总营收的 90.37%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大力推广 自有品牌 (Own Brands),比如 BMS Porcelain、Marmo Grande, Batu Gergasi, Brelife Coverings, Rubino, Moderica Surfaces 。
自有品牌贡献了 FY25 营收的 77.1%,这是他们保持高利润率的关键策略(自有品牌 FY25 GP Margin 高达 38.21%,比第三方品牌 25.80% 高出一大截)。
此外,他们还提供石材表面加工服务 (Rubino Industry),包括切割、抛光等,虽然不单独收费,但提升了产品价值。
2. 业务增长现况:这几年的成绩单亮眼吗?
我们来看一下 BMS 在过去四个财年(FYE 2022至FYE 2025)的财务表现
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: 在 FYE 2022 至 FYE 2025 期间,营收从 RM207.89 million 稳健增长至 RM320.18 million。PAT 也从 RM10.33 million 增长到 RM21.47 million。
毛利率提升: 整体毛利率 (GP Margin) 从 FY22 的 31.76% 提升到 FY25 的 35.11%。这主要得益于高利润率的自有品牌(FY25 GP Margin 达 38.21%)销量占比增加。
客户基础扩大: 活跃客户群(Active Customers)也持续增加,从 FY22 的约 45,100 人增长到 FY25 的约 54,000 人。
扩张现况: 零售展厅数量在同期从 15 间增至 20 间。主要收入来源仍集中在南部地区,FY25 营收有 67.73% 来自柔佛 (Johor)。不过,中部地区(雪兰莪和吉隆坡)的营收在同期实现了 13.08% 的 CAGR 增长。
3.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:BMS 在行业里是什么水平?
在马来西亚的地砖和石材分销行业中,BMS Holdings 属于规模较大的参与者,但尚未达到行业巨头的地位。让我们拿一些主要竞争对手的最新财务数据来比较一下:
公司名称 | 业务类型 | FYE | 营收 (RM mil) | GP Margin (%) | NP Margin (%) |
Niro Ceramic (M) S/B | 分销/制造 | Dec-24 | 712.8 | 36.5% | 4.3% |
White Horse Bhd | 分销/制造 | Dec-24 | 438.5 | 17.7% | -2.5% |
BMS Holdings Group | 分销/加工 | Jun-25 | 320.2 | 35.1% | 6.7% |
Super Ceramic Tiles & Design S/B | 分销 | Jul-24 | 314.3 | n.a. | 4.8% |
Kim Hin Industry Bhd | 分销/制造 | Dec-24 | 311.3 | 31.7% | -9.1% |
我的看法是:
规模和市占率: BMS 的营收规模(RM320.2M)略低于 Niro Ceramic 和 White Horse。虽然具体市场份额数据来源没有,但从营收上看,他们不是行业老大,但已是领先的非制造商分销商之一。
盈利能力 (Margin): 这一点 BMS 值得称赞。他们的 GP Margin (35.1%) 与行业龙头 Niro Ceramic (36.5%) 相当接近,远高于 White Horse (17.7%)。更亮眼的是,BMS 的 NP Margin (6.7%) 在这组比较中是最高的,显示其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强,远高于 Niro Ceramic (4.3%) 和 Super Ceramic (4.8%)。
产品差异化: BMS 的核心优势在于 自有品牌战略,这使得其在定价和毛利方面有更大的主导权。此外,他们提供一站式的地砖、石材、卫浴和厨房设备,以及石材加工服务,提供增值服务,有助于巩固客户忠诚度.
4. 公司未来前景:未来 1-3 年的成长动能看哪里?
BMS 的未来增长核心就是这次 IPO 筹集的 RM80.08 million,其中 42.81% (RM34.28 million) 用于营运和设施扩张。他们的策略非常明确:巩固南部,强攻中部。
主要的成长动能:
大举扩张中央地区 (Klang Valley): 中部地区(雪兰莪和吉隆坡)是高收入和高增长地区 (FY22-FY25 CAGR 13.08%)。BMS 计划在 Klang Valley 设立 7 间新的零售展厅,并在 2028 年前设立一个新的 Klang Valley 分销中心。这是他们最大的资本开支,预计总成本高达 RM75.00 million (其中 IPO 资金投入 RM14.98 million)。
提升产能和效率: 投入 RM17.00 million 升级现有设施和 ICT 系统 (占总 IPO 资金的 21.23%)。包括:
将现有展厅(如 Kota Damansara, Kepong)的储存空间转换为零售空间,零售空间总共将增加约 46%。
升级 Tebrau 石材加工厂,购买新的切割和抛光机器 (RM4.0 million)。
实施扩大版的 ERP 和 WMS 系统,实现零售店和分销中心的实时数据集中化 (RM4.5 million)。
采购 70 辆新的 EV forklifts,降低碳排放和运营成本 (RM6.3 million)。
产品线和品牌扩展: 推出新的自有品牌产品,例如 EcoTerra、EcoMarble (新材料地砖) 以及新的卫浴品牌 Sevona 和 Hurricane flush。新产品能扩大市场覆盖,维持高毛利率.
这些扩张计划的时间表预计在 12至36个月内 逐步实现。如果执行顺利,BMS 在中部地区的市场份额和收入贡献有望大幅提升。
5. 行业趋势与前景:风口是在上升期吗?
是的,根据资料显示,地砖和石材分销行业的前景是 与建筑业表现直接挂钩 的。好消息是,马来西亚建筑业正在经历强劲增长。
推动行业价值的大趋势:
建筑活动强势复苏: 在 2025 年上半年 (H1 2025),马来西亚建筑工程总值完成了 RM44.61 billion,与 H1 2024 相比,增长了 19.2%。这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建筑领域的增长。
装修市场爆发: 建筑的“完工装修”部分(Finishing of Buildings)更是强劲,在 H1 2025 相比 H1 2024 增长了 59.6%,总额达到 RM1.32 billion。住宅物业竣工量增长了 34.4% 是主要推手。
财富效应和人口集中: 柔佛、雪兰莪、吉隆坡、森美兰和砂拉越这几个 BMS 活跃的州属,贡献了 H1 2025 全国建筑工程总值的 72.0%。同时,马来西亚平均家庭月可支配收入在 2022至2024年间以 3.3% 的 CAGR 增长,收入增加会直接推动家庭在装修和房屋改善项目上的消费。
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: BMS 投资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 (Solar PV system) 以及引入 Eco-Label 认证的环保地砖,响应 ESG 趋势。此外,全面升级 ERP 和 WMS 系统,也符合行业迈向数字化的长期趋势。
总而言之,只要建筑业和消费信心保持稳定,BMS 所处的行业就处于一个清晰的上升周期。
6. 利好因素:为什么投资者应该关注 BMS?
高盈利能力的自有品牌战略: BMS 的营收有四分之三 (75.05% in FY25) 来自自有品牌,这让公司拥有更高的毛利率 (38.21% in FY25) 和定价权,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。
卓越的净利润率表现: 在已公开的同业竞争者中,BMS 的净利润率 (PAT Margin 6.7%) 表现突出,高于 Niro Ceramic 和 Super Ceramic 等对手。
积极的扩张和市场渗透: 针对高价值增长地区(Klang Valley)的积极扩张计划是明确的增长催化剂。新的分销中心和 7 家新店可以显著提升他们在中部地区的市场份额,降低对柔佛的过度依赖。
清晰的派息政策: 公司董事部政策是计划分配 30.00% 的 PAT 作为股息。对于追求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,这是一个吸引人的承诺。
Shariah-compliant 状态: 这让 BMS 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,包括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。
7. 利空因素:潜在风险在哪里?
投资没有零风险。BMS 必须面对以下潜在的风险:
高度依赖进口和单一供应商: BMS 的地砖和卫浴设备严重依赖进口,其中 FY25 总采购额的 51.61% 来自中国。他们还高度依赖一家中国贸易公司 Foshan City S.Well,FY25 约有 41.06% 的总采购额 来自这家供应商。
**备注:虽然账面上看是高度依赖,不过经过与管理层的证实后发现,因为中国的政策,他们无法直接与制造商对接,所以其实S.Well 的采购额是包含与其他制造商的供应。
供应链和库存风险: BMS 拥有约 8,800 个 SKUs,需要庞大的仓储空间,目前仓储使用率已达 89%。虽然 IPO 资金用于建设新的分销中心,但在新设施投入运营前(预计 2028 年),库存管理和物流可能面临压力。
法规和合规风险历史: BMS 在过去曾有数次在未获得 CCC (完工和合规证书) 或建筑计划批准的情况下占用零售展厅的记录,以及因外劳住宿未获得 COA (住宿证明) 被罚款 (RM14,000) 的历史。虽然这些违规行为已得到纠正,但这提醒我们运营上存在潜在的合规风险。
总结与个人观点
BMS Holdings 看起来像一个在传统行业中,具备高效执行力和高利润率潜力的公司。
中长期来看,BMS 的价值在于其清晰的成长路径:
高效率的自有品牌驱动盈利。
行业周期处于复苏上升期。
资本支出聚焦高增长地区 (Klang Valley) 的市场渗透。
如果 BMS 能够顺利执行其扩张和数字化升级计划,特别是成功打开 Klang Valley 市场,并在未来几年将中部地区的收入占比提升,那么其高增长潜力和高净利润率将是强有力的支撑。
然而,短期内需要关注几项利空因素,以及其 15.83x 的 PE 估值是否被市场接受 (消费板块的平均PE 为15-18倍)
我的建议是: BMS 是一家值得投资者继续追踪和研究的公司。
如果 IPO 申请的认购倍数合理,或者上市后价格回调至一个更具吸引力的 PE 水平(比如接近其历史 NA RM0.17 附近,或者 PE 低于 15x),那么它将是一个中长期留意技术买点的对象。毕竟,在市场前景向好的背景下,拥有高效运营和清晰扩张计划的公司,是很有机会跑赢大市的!
【免责声明】 本文仅分享,不包含任何投资推荐及购买行为;所有投资交易皆存在风险,且差价合约衍生产品涉及高杠杆和高风险,亏损可能超过您的投资金额,请谨慎投资。本文不构成任何开户建议,只分享自身使用的产品,请谨慎选择具有安全监管保障的券商投资平台。





Comments